当前位置: 首页> 法院文化 > 文化生活

【书香法院•悦读同行】在法槌声中听见人心的回音
——读《正义的回响》有感

来源: 潜江市人民法院 时间: 2025-06-19 17:30 点击量: 24

春风拂熙来  读书正当时

图片

读一本好书|看一段人生|想一个问题

图片
图片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读书、明智、力行,读书是实践的第一步,惟有越过书山,才能抵达真知的彼岸。为推进学习型法院建设,打造“书香”法院,潜江法院借助微信公众号搭建学习交流平台,通过畅谈读书感悟,分享人生感触,坚持以文育人、以文感人,号召全院干警勤读、善思、笃行,遇见一片书香,与“思享”撞个满怀,让书香法韵成为法院亮丽底色。

图片


图片
图片



李燕丽,2001年1月出生,湖北巴东人,大学学历,法学学士,2022年9月进入潜江市人民法院,现任泽口法庭法官助理。


图片

全书围绕网络暴力、拐卖妇女、弑母案等20余个热点案件展开分析,系统解读刑事司法程序、女性权益保障等议题。通过"买妻案""家庭冷暴力"等典型案例,剖析司法判决中法律逻辑与民众情感的冲突,强调法律理性需与人文关怀相融合。书中内容既涵盖律师职业伦理等专业探讨,也面向普通读者普及法律常识,呈现司法实践中个体命运与制度规范的互动关系。


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法官助理,每天面对堆积如山的案卷和密密麻麻的法律条文,我时常困惑:司法工作是否就是机械地适用法律?直到读完陈碧教授的《正义的回响》,这是作者的一本短篇时评合集,这种形式恰好印证了书名,那些跃然纸上的案例和充满温度的文字,让我对司法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书中讨论都是一些真实案例,在指出这些案例背后的法律关系后,阐述自己的理解与思考。通过这些真实案例能够让平民老百姓感受到法律的温度,是一种更为生动的普法教育,更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

书中"正义不是冰冷的逻辑"一章让我深有感触。记得去年处理一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时,双方当事人为了该土地争执不下。起初,我认为这不过是个简单的合同案件,准备按照常规程序处理,但书中"司法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的论述点醒了我。后来我跟随法官多次实地勘验,组织村干部参与调解,最终促成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和解。当看到两位当事人握手言和时,我真正理解了书中说的"正义的实现需要法律智慧,更需要生活智慧"。

在"程序正义的温度"一章中,作者对司法人文关怀的阐述让我反思自己的工作。曾有位七旬老人来立案,因材料不全被退回,看着他茫然无措的样子,我想起书中"司法为民不是口号"的告诫,主动帮他整理材料、填写表格。老人临走时那句"姑娘,谢谢你!"让我明白,司法工作不仅是适用法律,更是在每一个细节中传递法治温度。

最触动我的是"裁判文书的说理艺术"部分,过去撰写文书时,我常陷入"重结果轻说理"的误区。受书中启发,在一起劳动争议案件中,我尝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裁判理由,既讲法理也讲情理。当事人收到判决后专门来信,表示“虽然败诉,但心服口服"。这让我体会到,好的裁判不仅要合法,更要让老百姓看得懂、信得过。同时也点醒了我,让我更加注重对生活及热点案例的思考,弄清背后的法律关系,也让自己在今后的审判工作中能得心应手。

《正义的回响》像一面镜子,照见我工作中的不足,也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新时代的法官助理,我们既要精研法律,做专业过硬的"法律工匠",更要心怀百姓,做传递温情的"司法使者"。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如我在诉"的意识对待每一起案件,让正义不仅实现,还要以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方式回响在当事人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