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8日,潜江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梁成刚在潜江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作法院工作报告。
•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审结刑事案件886件1336人。
•审结毒品犯罪案件65件92人、“两抢一盗”犯罪案件106件123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313件400人。
•严厉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审结相关案件15件55人。
•依法严惩贪污贿赂犯罪,审结职务犯罪案件6件7人,纵深推进正风反腐。
•妥善审理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消费等案件104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审结彩礼纠纷6件,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以公正裁判维护公序良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出首份刑事案件家庭教育令和53份关爱未成年人提示。
•加大对灵活就业、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审理劳动争议案件93件,追回欠薪28.42万元。
•加大对涉诉困难群众的司法关怀,办理司法救助案件3件8人,发放司法救助金20.6万元。
•支持、监督依法行政,审结行政案件148件。
•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应诉工作,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的意见》,行政机关“一把手”出庭率61.4%,同比提升54.1%。
•建立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加强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衔接,凝聚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共治合力。
•诉前主动延伸职能化解行政争议256件,诉中发挥审判职能以调撤方式结案17件,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率56.2%,行政案件增速同比下降29.8%。
•执结案件3004件,执行到位金额1.62亿元。
•深化执行联动协作,精准破解“人难找、财难寻”等执行难题,协同公安、检察、银行等推进执行难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加大财产保全力度,“以保促调”“以保促执”,以“提示敦促+登记提醒”让自动履行落地落实。
•加大失信惩戒力度,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571人,限制高消费1030人。
•深入开展“荆楚雷霆2024”专项行动,重拳打击逃避、抗拒执行违法犯罪行为,司法拘留90人次,扣押车辆15台,强制腾退2场,移送拒执犯罪线索5件。
•执行完毕率43.81%,同比上升16.16%,执行到位率47.96%,同比上升6.08%。
主动融入和服务示范区建设,
以高质量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
审结涉企商事案件1873件,简易程序适用率90.23%,商事案件平均结案用时61天。
坚持平等保护原则,加强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坚决防止超标的查封、扣押、冻结企业财产。
设立商事纠纷共享法庭,推动商事纠纷庭前化解、实质化解,诉前调解涉企案件535件。
完善失信惩戒预警和信用修复机制,实施信用预警30件,信用修复22件。
发挥破产审判拯救、出清功能,协助党委、政府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及时淘汰落后产能,赋能转型升级。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审结环境资源案件8件,环境公益诉讼案件8件。
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联合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办法》。
加强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发布全省首份湿地司法保护令。
与荆州区、沙市区、沙洋县法院共同签署《长湖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框架协议》。
以小龙虾巡回法庭、小龙虾共享法庭、小龙虾司法保护基地为基础,推动构建涉“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工作机制,协商组建小龙虾产业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为小龙虾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深入调研虾稻产业法律风险,向虾稻产业协会发出司法建议,提供合同订立、企业用工、安全管理等法律指导,助力虾稻品牌做优做强。
依法指导制定村规民约,支持培育“法律明白人”,指导支持“无讼村居”建设。
积极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熊口法庭入选全省首批“枫桥式人民法庭”重点培育示范库。
开展巡回审判、以案释法、法治“夜校”、法治情景剧等普法活动100余次。
围绕劳动就业、安全生产等提出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3件。
坚持“如我在诉”“如我在访”理念,做实“有信必复”,实现“交、转、研、督、办”闭环管理,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内实质性答复。
班子成员带头接访100余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干部等参加信访听证10次。
加大重复信访积案化解力度,化解重点信访积案13件,化解率100%。
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把风险评估贯通审判执行各环节。
审结非法集资案件3件。对非法集资金额7.65亿元的“利荣案”主犯依法顶格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
审理房屋买卖、建设工程等案件188件,涉及300余人的“中心花园认筹”合同纠纷仅用时1个月审结,涉及1400余人的“龙虾城商铺返租”纠纷导入诉讼程序。
深化改革创新,推进“阅核制”实质化运行,院庭长阅核案件5170件。
完善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运行机制,做实个案监督,统一裁判尺度。
落实审判管理、审务督察动态监督职责,实现对审判权的闭环管理,努力减少“走程序”,防止案件“翻烧饼”。
发挥院庭长办案示范作用,院庭长办案4246件,占46%,常态化示范引领作用凸显。
深入开展“全面提升审判执行质效年”专项活动,做深做实案件评查。
坚持审判执行运行态势月通报、季研判,分析短板、研究对策、明确措施。
严控审限变更,聚焦关键人、重点案,加强提醒督办、专题质询,实现长期未结案件全年“零产生”,全年审判执行质效指标均优于或位于合理区间。
健全完善“分调裁审”工作机制,深化诉调对接、繁简分流。
诉前调解案件1280件,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31.68%,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89.89%,案件平均审理时间缩短至52天。
深化应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系统整合一体化办案办公平台。
全年上诉案件平均移送时长16.87天,同比缩短11.7天。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和中心组学习制度,规范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机关党委和党支部完成换届选举,成立机关纪委。
坚定扛起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司法领域意识形态绝对安全。
锚定“四个一批”目标,狠抓“五项工作”落实,用好“法答网”“案例库”“人民法院大讲堂”。
1篇论文获第三届长江大保护司法论坛三等奖,1件案件获全省法院精品案件三等奖。
坚持以书育人、以文化人,持续推进“书香法院”建设,搭建青年干警学习、交流、成长平台。
持之以恒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院,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严肃整治司法作风问题。
运用审务督察、专项检查等方式,推进分层分级警示谈话、集体警示教育、节日廉政提醒全覆盖。
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记录报告有关信息2575条。
●积极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调研,积极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
●邀请代表委员参加座谈、观摩庭审、信访听证、见证执行210余人次。
●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5次,邀请律师列席审判委员会2人次、评查案件8人次。
●切实保障人民陪审员依法履职,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763件。